——都市空间艺术的缺失与回归 王军虎 姚若晗 引子 “文化”,一个经常被曲解和孤立的词汇,一个游离在神圣与世俗边缘的说辞,如今正不由自主地被裹挟到无限扩展的商业畛域。 历史轮回的大规则喻示我们,社会的发展是构建在经济与文化的引擎推动之下的,而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本原,也是互为依存、相生相息。每一次经济的大发展,势必催生文化的大飞跃:铁器的普及与汉唐文明的鼎盛、蒸气机的发明与西方文艺的复兴、互联网的诞生与全球化文明时代的到来……,在人类文明史的广袤背景下,每个地区、每个民族乃至每个国家的经济与文化都在这一规律下鲜活上演。 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已经让这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高潮正破空而来。素有现代社会经济脉搏之称的都市化进程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然而,文化,却尚在这高速发展的母腹中蠕动—— 都市文化:生活底蕴的穿透 “形而下者谓之器”,文化正如器皿一般,承载着现代都市生活中的民俗礼仪、衣冠服饰、建筑居室、交通工具、消闲娱乐。随着时代发展,又不断衍生出新的涵义。 都市化进程中的文化 改革开放的初期,直接促进了以大工业为主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城市文化的形成与迅速崛起,建立起了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内涵的超越价值,直接构成了乡土文化的以“道德宗族”为内涵的超越价值的巨大倾覆。“经济利益”在广大文化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渗透越来越深,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成为文化个体寄予身心的超越价值。 然而,不论是乡土文化,还是城市文化,他们都还存在着一个超越价值的核心存在。随着城市化向都市化的演进,城市化进程转而为都市化进程,文化,再一次发生裂变。 都市文化是大工业时期发展为后工业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在这一形态下,人们的个体体验以及在此个体体验中所包含的真实人生被匿名处理了,凸显的是对于此个体体验的贩卖。城市化过程当中凝聚在大工业生产中的文化个体体验在根本意义上失去了其有效性,这直接造成了文化个体体验的沙漠。反映在意识流领域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兴盛与崛起。正如詹姆逊所说,平面化、无深度以及复制将是后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而都市文化正是后现代文化的发生场所。 都市文化的缺失 超越价值的缺席,文化个体体验沙漠的出现,意味着都市文化群落发生了实质性的危机,而这种危机是在乡土文化群落和城市文化群落中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都市文化群落危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看似完全相反,但在精神实质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一是遗弃式的迷惘。这种“迷惘”不是高处不胜寒式的孤独与痛苦,而是因为感到遭遇遗弃而发自内心的空落与焦虑。茫茫都市,人头涌动,由于深刻个体经验的缺乏,人失去了集体的认同,人与人无法做出真正的相识,即使迎面而对也是咫尺千里。事实证明,都市文化为人们强制性划定的空间、堡垒以及渠道并不能使人人相亲,剩下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迷惘。都市文化中个体存在的不幸处境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自身集体性渴求的不能实现。 一是求群式的疯狂。都市文化中失群的迷惘令都市人时常处在焦灼的煎熬当中,然而,这还不是都市文化群落危机性的全部,更加深刻的危机是从失群的迷惘中所导致的人们寻求群体的疯狂。缺失、迷惘等匮乏性体验当然可以从中产生伟大的对于超越价值的真正体会和把握,但这是以超越价值的存在为前提的。而在都市文化中,超越价值已经永逝。 求群的疯狂意味着,在超越价值上无所依傍的人们为了逃避“迷惘”的追逐,为了缓解在人群中的孤独,转而视一切为超越价值,认同一切,膜拜一切,对于其中是否包含着真切的个人体验睁眼漠视,目的只为一个,寻找超越价值,寻找他人。 求群的疯狂,为现代商业的所谓“文化”提供了契机,打着主张与个性旗号的超越价值,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繁嘈复杂的潮流。然而,由于求群的疯狂中交织着迷乱与无理性,这注定纯商业大潮中所谓的文化,都只是都市文化中无序的“碎片”,而以文化“碎片”聚集在一起的文化群落必定是始乱终弃的。 都市空间艺术的缺失 在工业化理性和功利主义思想的驱动下,人们形成了工业化、标准化的开发模式,这一模式直接导致了城市的同质化,城市的同质化反过来又对人们本身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在都市化的进程当中,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城市、人与空间的联系关系逐渐弱化,商务化、标准化、程序化的蜕变,使得都市人群变得焦虑而浮躁。 生存状态的危机已经引起了包括艺术领域在内的人士们的关注,他们开始反省,并开始重建人与自然、与城市、与建筑、与空间之间联系的努力,从日本的六本木城市中心到柏林的索尼中心,从洛克菲勒中心到法国国家图书馆,这些空间设计的艺术化,不再是一向高高在上的象牙塔里的艺术,而是更为贴近日常生活的大众化了的艺术,从而使建筑与艺术、空间与艺术达到了审美与使用功能更完美的结合。 越是人文缺失的时代,越是人文缺失的空间。都市化进程当中所体现的超越价值的缺失,使人与空间的关系淡远而又弱化,纯粹商业性的行为又不断高举文化的“碎片”,为人们无序地“指引”着方向,为现代都市生活空间注入着一缕又一缕空无的“灵魂”。 和谐人居:天下无砖的使命 2005年初春,残雪消融。 “和谐人居,天下无砖”——这一振聋发聩的全新概念在建陶领域横空出世,以元素、空间、服务为基本构成的“天下无砖”三重奏,吹响了业界经营思想历史性转折的号角。 从有到无的折进: 建筑陶瓷市场新的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到来的,尽管我国建筑陶瓷市场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商业化的市场行为还是把它推向了进一步的成熟。 从产品营销到市场营销,再到社会营销,营销模式的改变与适应,使致力于空间缔造的建筑陶瓷企业们把眼光投得更远。 “消费者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产品,瓷片或者瓷砖,他们更需要的是用了这些产品之后所能都达到的效果。” “我们注意到,消费者在进行建筑陶瓷消费的时候,正逐渐脱离那种盲从式的被动接受,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需求,建筑陶瓷的市场消费必将出现‘个性化"、‘自然化"、‘空间化"、‘艺术化"的趋势!” 早在2000年之初,欧神诺公司即行率先提出了“建陶时装化”的消费概念,并随即上升为企业的经营战略理念。2005年,欧神诺公司对该战略理论体系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延伸,提出了“天下无砖”这一系统解决之道。 “天下无砖”一反常规,变现在的成品概念为半成品概念,以产品为元素,变空间与服务为终极消费产品。在这一概念的统领下,诸产品、诸元素,一如大师手中的道具,可以挥洒自如、随心取舍,任由设计师、消费者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组合。 艺术空间与空间收藏 都市化进程是在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产生的,城市化进程中所伴随产生的城市文化,也直接影响、孕育了都市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当城市文化改变了乡土文化的以“道德宗亲”为内涵的超越价值,而代之以 “经济利益”的超越价值,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艺术,就彻底不由自主地滑进商业的泥沼。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是在二战之后,作为最大的受惠国——美国,完全抛弃了欧洲各国所潜心进行的设计思路探索模式,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以企业服务为目的的工业设计运动当中,形成了现在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雏形。这种“形式追随市场”的做法,在经济成功的巨大刺激之下,直接导致了原来以文化为底蕴的设计方向的毁灭性打击。 片面追求表象形式的做法,在经济的推波助澜之下,几乎把设计中文化底蕴的成份遗弃的一干二净,平面化、无深度以及复制,不但成了设计领域的主流,也直接流毒到了文化领域,可以说,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直接催生了后现代文化的产生,而后现代主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对现代文化的彻底反叛与扬弃。 一向高高在上、如圣女般凛然不可侵犯的文化,也由此沦落红尘,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线被打破,商品化大步踏入,艺术品成为了商品,文化,彻底置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人们日常消费的一部分,而最突出的表象,就是波普艺术的产生。 根基的消弭,打破了以人为中心的视点;主体的消弭,造成了现代都市人深陷遗弃式的迷惘当中,忧郁、徘徊、彷徨,甚至为了摆脱这种孤独的苦闷,孤注一掷地盲求。 内心的无归属感,使人们转而寻求空间的庇护。当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建起一栋栋的建筑空间时,却发现面对仍是生疏与隔离,于是人们选择对空间的再次改造,希望能缩短两者间的距离。 主体的缺失,使人们有了求群的动机,收藏即为其一。收藏物品的价值之所以远高于其本原价值,就是因为它承载了人们的心理寄托。人们游历文化名城、历史古迹,也正是因为它承载着人们的一段感情与寄托。 然而,对于空间,人们却很少意识到收藏的概念。 当艺术邂逅空间 当人融入自然并试图表达这种理解的时候,产生了艺术。艺术成了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城市、人与空间之间的桥梁。 超越价值的缺失,内心的无归属感,直接体现在了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时,仍不免一声叹息。 难道就只能面对文化久远的空间才能找到一丝心灵的宁静与慰籍? 这个疑问也一直萦绕在王野夫先生的心里。作为一名现代派画家,一名波普艺术家,他对中国都市化进程所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空间之间、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深切关注并不懈探求,并以之为主题材,创作了诸如《深蓝系列》、《地平线那边》、《姿势系列》等多个系列的艺术作品,并广为国内外诸多机构以及个人爱好者所收藏。 05年初夏,特区深圳。 一个偶然的机缘,欧神诺董事长鲍杰军结识了王野夫先生,两人聊到了都市文化与空间艺术这个话题,当时刚提出“和谐人居、天下无砖”这一概念不久,而艺术家与企业家的风云际会,推动“天下无砖”走到了履证的阶段。 “现在,全国各地、各个城市都已经开始关注城市文化建设,不论是搞城市雕塑也好,还是建绿化带也好,就是一些形象工程,也开始关注人性化的因素,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关注人与建筑、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开始关注人们在这座城市里面的感受,城市这个大空间,有政府关心,来支持它的实现,可是我们自己的小空间,谁又来关注呢?人们能够在价格与形式上进行选择,但在满足真正的心理需求上又能有多少选择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面对这些看似丰富的选择仍然感到遗憾!” 而就在当时,王野夫先生尚未听说过“天下无砖”这个概念。 作为系统解决之道,天下无砖即是以消费者的实际终极需求为源点而提出的,人们为什么会面对如此众多的选择,仍然会发出遗憾的叹息?是因为企业的供给与需求的“脱节”,尽管现在都在提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建陶产品不比其他,对于消费者而言,它是半成品,但对于以往企业来讲,它是成品。如此,两者之间又怎会没有距离? “天下无砖”是一个循环性的指导原则,对于消费者来讲,它真正需要的是空间与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林林总总的瓷砖只不过是构成空间的元素之一而已;对于企业而言,要提供系统化的空间产品,就必然要突破传统产品概念的藩篱的模式,自觉从消费者终极需求的视角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配套推广,并提供与之相应的服务。 然而,尽管“天下无砖”揭示了瓷砖应用的终极境界,但在当时毕竟还停留在经营思想与理论层面,消费者需要的是更为实实在在的东西。 理论,并不能解渴。 “都市温情”:文化的载体与延伸 理论之所以不能解渴,是因为缺乏支点。 文化之所以游离缺失,是因为缺乏载体。 “都市温情”的诞生 城市文化所造就的以“经济利益”为超越价值,并没有随城市化进程向都市化进程进行转化而彻底的消散,尽管由于都市化进程而产生的都市文化直接导致了超越价值的瓦解与消逝,但“经济利益”的影子仍在人们的心头盘桓萦绕,这使现代都市人在感受都市生活所带来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还不是明显地觉察到它里面所透出的直逼肺腑的阴冷。 城市,空间,本来是没有什么感情,正是因为文化的赋予,它才有了鲜活的生命,有了可以触摸的灵魂。人们欣赏一个空间,是因为在它那里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人们去K房唱歌、去迪厅跳舞,是因为那里的空间所展示的文化正迎合的人们彼时的渴求。 以往,人们渴求家的感觉,那是因为那里有她(他)所牵挂的人,而并非是因为那个空间; 现在,人们注重包括办公空间在内的许多空间的氛围,是因为那里的空间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适合自己的文化。 城市,是没有感情的;建筑,是没有感情的;空间,也是没有感情的;都市文化可以为人们划定一个又一个的堡垒或者渠道,可以构成人与自然、人与空间、人与建筑、人与城市的隔阂,但,都市文化毕竟还是留下了一块情感的自留地,可以让人们去悉心营造与呵护。 作为都市文化的一个载体,“都市温情”系列是王野夫先生对现代都市生活方式多年潜心探索并与欧神诺以空间产品为出发点的“天下无砖”系统解决之道互相融合的产物,它为都市人在日常生活中寻回真实的自我、摆脱文化迷惘的追逐,提供了道具,更提供了方法。 都市文化的姿势 都市文化颠覆了我国传统所形成的乡土文化,直接体现在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本身的生活方式、人际之间的关系、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迷失与盘桓当中,人们本能地在进行调节与平衡。迷失、调节、平衡,构成了现代的都市文化,贯穿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都市文化超越价值的缺失,使人们既不轻信任何事物,却又盲从地信仰着一切。 这不是一个崇尚权威的时代; 这是一个多“神”的时代。 一如初衷,“都市温情”系列只是以客观平和的态度,讲述着自己对都市文化的一种感悟。 内容的充分表达,离不开合适的形式载体。当波普艺术高擎大旗,把洁身自傲的艺术女神,拉入红尘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现代都市文化的一个潜在的规则了。 与早期的兴起不同,经过多年的发展,波普设计早已不似当年左倾与激进,它的“艺术生活化”的初衷,直接衍化成了后现代时期的诸多主流派别,形成了现代都市生活的主流生活方式。 生活空间 空间生活 年轻人享受生活,中年人品味生活,老年人感悟生活。 空间,承载着生活,也承载着人们的欲望。“都市温情”系列正是都市化进程的大背景出发,根据对都市文化多年的潜心研究与探求,对日常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进行提炼与浓缩,通过产品的颜色、肌理、图案来构成了整个空间的基调,再加以相应性的配套性产品在细节与局部进行点缀与放大。 从空间使用者与生活的关系角度出发,“都市温情”系列分成了四个基本系列空间:人生感悟的“光影”,爱与回忆的“深蓝”,朝气、活力与激情的“吸管”、品味成功的“闪金”。 与业界此前所有产品相较,“都市温情”系列的创新模式具有明显的颠覆性色彩: 1、设计源点的迥异。目前业内产品的研发思路仍以追求表象为主,在文化的传达与表述上,更多的在于借用其形式,因此,这种做法可以称之为线形文化借用。“都市温情”系列是在“天下无砖”系统解决之道这一大原则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它构思的源点从一开始就突破了简单的产品,即瓷片本身的设计,而是在对现代都市生活进行探索与提炼的基础上,来考虑整体空间、不同用途空间之间两者的结合。 2、颜色与肌理的突破。“都市温情”系列分别采用了:黑、红、白(光影系列)、深蓝(深蓝系列)、银灰、橙黄、翠绿(吸管系列)以及金黄(闪金系列)来作为产品的主色调,其中对部分颜色,例如黑色、金黄等的大面积使用,都直接挑战着目前室内装饰效果的常规用法。产品的肌理方面,“都市温情”系列产品所表达的效果,都是采用纯手工的方式来进行的,在这个大工业化的时代,在这个由机器所制作的整齐划一的时代,纯手工的表达方式,直接昭示着人性的回归与对接; 3、简约而传神的花片。“都市温情”系列产品的花片部分,其图案不论表达的意思还是表达的方式,均是独一无二的,图是根据王野夫先生的作品而来的,表现方式也是采用的王野夫先生的独特绘画方式。不仅如此,“都市温情”系列的四款空间产品在花片上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深蓝系列的花片图案用的是《镜前走过的女人》,而闪金系列的花片图案则是《不用操心的女人》。 如果花片的功能仅仅是装饰效果,那“都市温情”系列的花片或不为奇,而事实上,它的花片已经完全超越了这一基本功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消费者真切感知到该空间产品的应用内涵。 4、延伸风格的空间配饰。之所以说空间是个三维体,那就说明它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建陶产品所构建的空间,只能说是为该空间形成了一个大的基调。众所周知,一个空间的氛围,基调与点缀从来都是相互的。空间里配饰物件的得当,直接起着画龙点睛的妙用外,更直接放大着空间的效果。“都市温情”系列更通过例如咖啡具、毛巾、马桶等物件,进行了风格上的延伸与强化。 结语 经济催生文化,文化推动经济。放眼当今之世界,都市化的进程已势不可逆地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主流,都市化进程所带来的都市文化也早已弥漫在我们的周遭,并水银泄地般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方式、情感体验等领域,而都市文化的超越价值缺失,已令人担忧地形成都市精神生活的断层,如何在充斥着焦虑、迷乱与烦懑的都市生活空间中注入清新而亲近的都市文化内涵,将是提高人居环境质素的首要命题—— 有鉴于斯,欧神诺遵循“天下无砖”这一系统解决之道倾力奉献的“都市温情”系列空间产品,不仅在创新模式上超越了传统的产品范畴,而且在温情的抚触中剥落了商品冷漠的外壳,在更深刻的精神层面上穿透了都市文化的内核,再度以文化领跑者的姿态,引领行业奋然前行!
400-168-0000